全球及中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現狀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9-08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與對位芳綸、碳纖維并稱當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特種纖維,具有強度高、模量高、質量輕、防彈、防刺、防割、防海水性好、耐化學腐蝕、抗紫外線、耐磨度高、耐低溫等顯著優點,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、航空航天、安全防護、工程建筑、海洋漁業、民用紡織品等領域。
全球及中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現狀
【概要描述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與對位芳綸、碳纖維并稱當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特種纖維,具有強度高、模量高、質量輕、防彈、防刺、防割、防海水性好、耐化學腐蝕、抗紫外線、耐磨度高、耐低溫等顯著優點,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、航空航天、安全防護、工程建筑、海洋漁業、民用紡織品等領域。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9-08
- 訪問量:0
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與對位芳綸、碳纖維并稱當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特種纖維,具有強度高、模量高、質量輕、防彈、防刺、防割、防海水性好、耐化學腐蝕、抗紫外線、耐磨度高、耐低溫等顯著優點,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、航空航天、安全防護、工程建筑、海洋漁業、民用紡織品等領域。目前,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生產和出口國,產業規模不斷增長,產品質量持續提升,應用領域不斷拓展,并且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技術壟斷和產品禁售的局面。
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發展迅速,2019年產能達6.5萬噸超分子量聚乙烯產業發展十分迅速,上世紀30年代有人最早地提出了有關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基礎理論,1983年日本采用新工藝便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工業化;而我國直到2001年才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作為國家科技重點發展的高科技項目。初步統計,2015-2019年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產能不斷增加,2018年,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能增加較為明顯,產能共計達到5.89萬噸。2019年,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能達到6.46萬噸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歐美等地區的開發應用較早,起初年均增長速度較小,在5%左右。近年來,受世界各地沖突及國家安全保護意識提升,軍事裝備、安全防護等行業獲得快速發展,增加了全球范圍對高強度、高性能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產品的需求,2019年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需求量達到約8.6萬噸。
產品應用:軍民兩相宜
軍工、航天領域
利用其高強耐磨的防護性能,應用于裝甲車輛的防護板、坦克的防護內襯、防彈頭盔、盾牌、防彈衣、防雷靴、防暴毯、防切割手套、輕型復合裝甲、戰地醫院、戰地帳篷等方面。
利用其介電常數低、介電損耗低、聲吶透過率高等性能,應用于天線整流罩、導彈罩、雷達防護外殼罩等方面。
利用其輕質高強性能,應用于軍艦和裝甲車纜繩與牽引繩、水雷系留索、降落傘繩等軍用繩索。
利用其強度高、抗沖擊、質量輕等性能,應用于飛機翼尖結構、飛船結構、浮標部件、無人機外殼、特種傘材等方面。
民用領域
近年來,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民用產品領域應用得到了大幅度拓展,產品結構趨于合理。2018年,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消費總量13365噸,其中繩網領域用量3320噸(占24.8%),手套領域用量4945噸(占37.0%),防彈防護領域用量3530噸(占26.4%),織造領域用量1570噸(占11.8%)。
利用其輕質高強、耐磨、耐腐蝕、抗紫外等性能,應用于負力繩索、重載繩索、救撈繩、拖拽繩、帆船索和釣魚線等方面,包括超級油輪、海洋操作平臺、燈塔等的固定錨繩;應用于海洋捕撈拖網、大型海洋養殖網箱;應用于工程施工吊繩、安全帶、安全網、家庭逃生繩索等。還可作為增強劑在材料中使用,如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超短纖維,提高混凝土的抗震、抗沖擊性能;利用其生物相容性等性能,在人造骨骼關節中加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,增強人造關節的強度和耐磨性能。
國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化時間晚,但發展較快。進入21世紀后,我國加大了高技術纖維產業化進程。特別是自2007年起,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高技術纖維專項扶持計劃,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規模由百噸級邁上千噸級;此后經過十年快速增長,我國成為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大國。2019年,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總產能約4.10萬噸,占全球總產能的60%以上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推薦新聞
南通順輝繩網有限公司
Copyright ? 2021 南通順輝繩網有限公司 蘇ICP備2021046146號